《活着》里最经典的4句人生箴言,渡了无数人

有人说:“当你已经体会过命运的无常,要撑不下去的时,一定要读读余华老师的《活着》,在“福贵”的苦与难中,藏着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”。

印象最深刻的就是,余华老师用平淡的语言讲述了“福贵”的一生,然后告诉我们:“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”

01.不要做旁观者,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

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,人们常常被各种外物所诱惑和绑架,迷失了自我,忘记了我们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。

正如尼采的比喻一样,人在精神成长的第一阶段就像“骆驼”,一个默默承受、无条件服从的角色。他们被动地接纳着外界的一切标准与期望。

这些标准可能来自父母的期望、老师的教诲,甚至是某位名人、亲戚的随口建议。所有这些外在的声音,就像一条无形的锁链,牢牢地绑住他们。

比如“你已经三十岁了,应该结婚了”、“别人都有孩子了,你也该考虑生育了”、“女人还是要以家庭为重,把工作辞了吧”,等等。

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,许多人可能会匆忙地做出决定,比如与一个并不十分喜欢的人结婚,或者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决定生育。

这些决定的背后,隐藏着一个共同的驱动力——“我应该”。这个像是魔法咒语一样的词汇,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出仓促而不够深思熟虑的选择。

然而,“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”,作为生命的主宰,我们应该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能力。

2021年冬天,网友在街道上遇见一个与众不同的流浪汉,他着装整洁,人也看上去很精神,放松。好奇之下,网友就和他攀谈起来,这才发现,这个流浪汉是1997年河南驻马店汝南县的文科状元——常学福,也是人大毕业生。

按理来说,之后这应该是一个高考改变命运,青年人意气风发的故事。但为什么他现在会变成流浪汉呢?

网友也是这么问的,而常学福淡然地回道:“我在过一种全新的生活,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永远地生活在幸福里……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。”

原来,常学福当年从农村走出,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计算机。毕业后,他本来是怀揣梦想,先后在山东威海和北京工作,但忙碌的生活让他逐渐迷失了生活的方向,找不到生活的乐趣。

于是,他决心自主创业,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公司,并在那里遇到了他的爱人,两人结婚并育有一子。然而,好景不长,非典的爆发让常学福的公司陷入困境,订单被取消,公司面临破产。

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老家,试图重新开始,但生活的压力和妻子的不理解让他十分消沉。最终两人离婚,妻子带着孩子离开。

文科出身的常学福拥有诗人般的感性触角,现实生活中太多不自由,胁迫感都让他感到迷茫和无助。

于是他决定放下一切,去外面看看世界。常学福扔掉了手机,与家人断了联系,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。他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山河,感受不一样的风景和人情,在这个过程中,常学福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。 

在现代社会中,人们往往被名利、地位、财富等外在因素所驱使,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成功。我们忙于工作、应酬、社交,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和感受,渐渐变得焦虑、疲惫、失落,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。

实际上,这是我们成为了物质的奴隶,失去了对生命的掌控,忘记了,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礼物,应该被珍惜和享受。学会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,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自由。

02.生之来不能却,其去不能止——庄子

人生不过百年,在一条不算太漫长的旅途中,人人都在其中寻觅、彷徨,也不断地成长与体会。然而到最后,无论是谁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,而这种宿命常常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和不安。

《活着》中写到:“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,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。死亡不是失去生命,而是走出时间。”

虽然令人感到恐惧和不安,但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,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命运。我们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。

从医学角度看,意味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命活动已彻底停止。就算医疗技术再怎么先进,科技再怎么发达,当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极限时,我们仍无法改变死亡的必然性。

而从社会角度看,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的终结,也是对亲人的一次警醒。余华的《第七天》一书中写到:“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,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。”

面对日渐老去的亲人,笔者曾无数次假设过,要面对他们的离开?然而所有的假设都没有意义。

因为当你真的直面死亡的时候,会发现不是一时的痛,而是在看到一个老人需要帮助,看到一个感人电影,或者是一个失眠的夜里,又让你想起那个身影的时候,都会剧痛一次。

我们会为失去亲人而痛苦,为他们的离去而感到悲痛和空虚。同时,这种痛也在时刻提醒我们,死亡是“走出时间”,而现在,正握在我们手里。

因此,请更加珍惜与亲人、朋友相处的时光,更加热爱生活和追求幸福。 

03.做自己

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。”

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完美,让所有人满意。世界上总会有喜欢你的人,同样也会有不喜欢你的人,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。就像每个人对哈姆雷特的理解都独一无二,我们的情感和喜好也是千差万别的。

《活着》中:“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,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”,适用所有正在焦虑的人。

我们日常生活中,常有这样一种人: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保持低调,而将他人的满意度放在首位。

由于太在意他人评价,他们总是事事小心,害怕冲突,避免批评,经常努力使自己看起来“完美”,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。行为和决策也常常以获取他人的赞扬和肯定为目标。

这就是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,他们非常敏感,也正因如此,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变得更加谨慎和退缩,难以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,也很难在生活中找到自我。

其实大可不必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,来评判什么是自己喜欢的,什么是自己欣赏的。当你试图去迎合某些人的口味时,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另一些人的反感,甚至遭到他们的厌恶。

并且,当你过度迎合他人的喜好,试图取悦所有人时,你可能会逐渐丧失自我。 

请记住,世间只有一个我,我开心就好!

04.承认自我平凡

梁永安先生说:“我们毕生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,热爱世界,热爱万物。”

“承认自己平凡,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偶尔不平凡。”

从小到大,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攀比的环境中。别人家的孩子考的比你高,别人家的老婆穿的比我好。朋友的老公、儿子工作更好,赚钱更多,等等。这样的比较无处不在,让我们常常陷入无尽的焦虑与不安。

然而,人生本就平凡,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有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和节奏。我们太渴望像别人一样拥有光鲜亮丽的生活,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。我们追逐名利,却忘记了生活的本质。我们争强好胜,却失去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

所以,就像《活着》中说的一样,“做人还是平常点好,争这个争那个,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。”

其实,人生并不需要过多的攀比和争抢。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,因为他们所经历的艰辛与付出我们未必能够承受。也不必嫉妒别人的幸福,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标准都是不同的。

生活不是一场竞赛,而是一段旅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,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。

当你不再过分关注别人的眼光,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荣耀,我们就能找到真正的自我,活出真实的自己。也会发现,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,原来自己也可以如此快乐、轻松。

文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