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新能源汽车何以领跑世界

  最近,苹果取消造车的新闻冲上热搜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国产汽车势不可挡。各家最新车型轮番上阵,甚至打起了“价格战”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,2024年1月,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27.8万辆,同比增长68.6%。一些传统合资车除了降价,已无路可走。

  一边是黯然离场,一边是花式“内卷”,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,大有“风景这边独好”的味道。面对这截然相反的局面,人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屡屡引领全球风骚的科技巨擘,“起了个大早,赶不上晚集”,耗费十年都造不出汽车?而被认为“只会组装”“没有技术含量”的国产势力,却能群狼并进?复盘不同企业的造车路径,其中确实有时与势的因素,但也揭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制造业逻辑,值得玩味和深思。

  或许是受智能手机领域大获成功的启发,“颠覆式创新”成了苹果的执念。在造车上,苹果一开始就想造一个“汽车版iPhone”,直接研发L5级自动驾驶系统,没有方向盘,也没有刹车踏板,一出手就要形成降维打击。而许多国内厂商显然更加务实,他们选择的是对传统造车模型的升维,也就是和主机厂合作,先把车造出来、卖出去,然后通过大量采集数据,不断喂养并训练汽车,逐步实现高速、城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,再慢慢向上拓展。

  直到现在,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完全自动驾驶的难度超乎想象。早些时候就有媒体披露,苹果已经转向更为实际的L2+级技术,发布时间也有所推迟。如果说技术路线的选择,只能说明企业对未来的认知和判断有差异。那么,在实际行动上的差异,则说明了对制造的不同理解——很多人认为,科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,制造业是非常重要的实体基础;而在一些企业看来,车是计算机控制的外设,只要掌握了核心技术,所有资源都会为己所用。

  我们的确看到过这样的盛况:苹果掌握了操作系统,就在整个手机制造业呼风唤雨,大部分产业链供应商都要俯首听命。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,这一套并没有奏效——造汽车比造手机成本更高、供应链更复杂、投资回报周期更长,在“颠覆式创新”没有突破的背景下,苹果并不具备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。比如,苹果曾就电池采购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行谈判,但最后并没有成功,因为供应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行业地位,不需要看苹果的脸色。

  这就是眼下的真实市场,在许多传统汽车厂商战略摇摆不定、目标好高骛远的时候,务实的中国汽车企业,已经搭建起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。这是巨大的产业优势,一方面,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等许多企业缓过神来,发现新能源汽车每个制造环节都已离不开中国市场;另一方面,制造业最讲究单位成本,中国依靠国内巨大市场和激烈竞争,已经将汽车零部件的边际成本降到最低,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,足以让任何对手望而却步。

  可见,实体经济才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,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,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。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,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、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也在搞制造业回流,我们除了补短板、锻长板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还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,掌握更多竞争主动权。

新能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