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省铜仁市,地处中国西南腹地,自然风光别具一格,人文历史底蕴深厚,铜仁印江县,坐落于梵净山麓,这里育有一群心灵手巧、勤劳聪慧的土家族人。他们承载着千年传统,将纺织和印染工艺发扬光大,成就了印江印染工艺这项璀璨的文化之宝。作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印染工艺是印江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历史悠久、工艺精湛,展现出别具特色的魅力,本期,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将为您详细介绍铜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印江印染。
印江印染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记录着岁月的变迁和匠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。印江印染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土司统治时期。当时,地方土司重视农业生产,推广棉花种植,纺织、印染和服装等手工业逐渐兴起。改土归流后,大批汉人从中原迁入黔东北地区,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、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,印染业逐渐兴盛。至清乾隆年间,文学家李海观出任印江知县,号召县内农民广种棉花,振兴纺织,时有织机6000人户,昼夜梭声悦耳,年产白土布30余万匹。印江土家族印染伴随棉纺织业的发展而兴盛。早在明清时,土家族已是“女勤于织、户有机声”,大量的土布生产,为印染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,土家族印染作坊、铺面在城镇和较大的村寨广泛分布,呈现出“户有机声、寨有染房”的局面。
印染工艺,如同一首古老的民谣,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。在印江土家印染行业中,广泛流传着“梅葛二仙、竹氏夫人”的传说。据说梅葛二仙是印染的祖师,而竹氏夫人则是制作衣服的祖师。有一句谚语说道:“梅葛二仙做印染,竹氏夫人做衣襟”,人们将二者视为神明供奉于神龛,并以此来祈求印染工艺与服装制作的兴盛和繁荣。这些传说故事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底蕴,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印染工艺和纺织技艺的尊重和崇拜。
印染工艺流程繁复,主要包括花版制作、染料制作、染浆制作、灰浆制作、染色、印花等重要环节,每个环节又有几道或十几道,号称“几十道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印染工艺不断演变,技术逐渐完善,图案设计也更加丰富多样。
然而,现代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冲击让印江印染面临着失传的危机。从1955年底止,全县织布机发展至1.4万余台,常年从业人员6954人,到2006年底止,全县印染作坊仅存几户,规模逐渐缩小。但即便如此,印江印染依然是工艺与技术、审美与科学的完美结合,是民众生存智慧和才智的结晶,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、工艺美术价值、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在千年的岁月长河中,印江印染工艺仿佛是一幅浸透着历史沧桑的画卷,细腻地记录着印江土家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。当我们走进这片文化的殿堂,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,能听见匠人们的叹息声,看到他们双手编织出的花纹,感受到那份工艺背后的匠心独运。印染工艺不仅仅是一门技艺,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,是对生活的热爱,对传统的承载。